《Jekyll & Hyde vs Scotland Yard 化身博士:對決蘇格蘭場》

故事摘要

倫敦籠罩在霧氣與猜疑。白日裡,你是講求理性的化身博士;夜幕降臨,Hyde 的衝動悄然上身。蘇格蘭場步步逼近,線索像碎玻璃散落街角。你與搭檔必須在理性與本能間維持脆弱平衡,讓追緝的指針停在恰到好處的位置。

如何遊玩(流程概覽)

  • 核心機制:合作吃墩。兩名玩家共控一個角色的雙重人格,透過卡牌出牌控制每輪贏墩比。
  • 章節制進程:遊戲分章節;每章節含白天與夜晚兩個節奏。
  • 白天階段:可開放討論與規劃出牌順序、花色節奏、風險承擔。
  • 夜晚階段:限制溝通,依序出牌。必須跟色;無法跟色時可用其他花色或特殊藥水卡。
  • 花色優先序:三種花色首次被打出時決定優先序,影響後續墩的大小關係。
  • 藥水效果:改變花色、翻轉勝負或調整墩數結算。時機選擇是關鍵。
  • 回合結算:比較「玩家方」與「城市/警方方」的贏墩數,移動追緝指標。
  • 勝利條件:追緝指標需「剛好」抵達終點;未達或越界皆為失敗。

人數與時間

玩家數:2 人(僅雙人)。遊戲時間:約 20–30 分鐘。建議年齡:10+。

策略關鍵

  • 墩數控管:你的目標不是全贏,而是「精準拿捏」。避免極端差距導致指標過衝。
  • 節奏設計:白天規畫花色與出手順,夜晚保留可轉向的牌,降低不確定。
  • 資源配置:藥水卡保留給關鍵墩。讓失衡時能即時矯正。
  • 風險分散:避免集中高點數於同花色,降低被迫連吃的機率。

適合情境

  • 下班後 30 分鐘輕量策略對局。
  • 喜歡文學主題與懸疑氛圍的雙人組。
  • 想從傳統對抗轉換到高互動合作體驗者。
  • 教學場合:以低門檻導入吃墩邏輯與溝通限制的節奏。

體驗亮點

  • 主題整合:人格分裂與警方追緝對應到墩數控制與指標移動,敘事與機制連動。
  • 雙節奏:白天協作規劃,夜晚沉默執行,形成「先設計、後驗證」的迭代回路。
  • 可重玩:章節難度、花色優先序與手牌分佈帶來變化,決策空間緊湊不冗長。

快速上手清單

  1. 理解勝利條件是「剛好到終點」,不是越多越好。
  2. 先排定花色優先序的理想走向,再分配手牌節點。
  3. 藥水卡處理失衡墩;別在局勢可控時過早消耗。
  4. 保留出牌彈性,讓搭檔能接續完成節奏。

《Jekyll & Hyde vs Scotland Yard》以精準控盤為核心。它不是重度數學解謎,而是以「節奏設計 × 風險管理 × 團隊默契」驅動的微框架戰略。若你追求短時高張力、強主題連動與雙人共識建構,這款值得放進你的常駐名單。


 

 

Related Posts